中国网财经6月22日讯(记者安然 朱玲)自2019年3月15日央视曝光“714高炮”之后,这一贷款周期7天或14天、具有高额“砍头息”及“逾期费用”的非法网贷逐渐被大众熟知,不少平台在监管部门联合公检法机关全面打击下已经褪去。
然而仍不乏有平台依然猖獗,开发出变种的“超级高炮”。而相比于714高炮,他们的放款期限时间更短,还款利息也更为夸张。多位消费者在啄木鸟投诉平台反映,其在一款借贷APP上遭遇强制放款,被收取48%的砍头息,并要求3-5天还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用户投诉:被强行放款还遭暴力催收
“我没有申请贷款,平台就审核放款了。”网友吴先生(化名)抱着看一下额度的心态,在一款借贷App上填写了包含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后,并未操作贷款,没想到第二天就被强行下发放了贷款。
吴先生表示,他下款后实际到账金额为2085元,而平台显示账单却为借款金额4000元,其中还包括了服务费1920元。还款最后期限为4天后的6月12日。
吴先生在第一时间联系贷款APP的客服,却自始至终没有得到回应。连借款合同也没有,但到6月20日,APP显示他的待还金额已经为8000元了。“这完全就是强制放款的。我愿意偿还本金,但拒绝偿还利息。”吴先生表示。
有同样遭遇的还有网友陈先生。“莫名其妙收到‘邹蓉’一笔款,我也不认识这么个人,紧接着接到电话说我在这款app上有贷款。我打开软件一看,明明只给我打款1560元,但借款金额却显示3000元,还让我5天就还款。”陈先生向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
记者从陈先生提供的账单可见,账单没有标明利率,直接写明收取服务费1440元。其计算可知,这笔借款砍头息率达48%,年化利率达到6819.92%。
面对“强制放款”和“巨额利率”,吴先生及陈先生果断拒绝了还款。而在还款期过后,平台方开始通过联系借款人通讯录暴力催收。不堪其扰地吴先生选择了报警。
平台入口极其隐蔽
中国网财经记者以“强制下款 黑网贷”在黑猫投诉平台进行搜索,匹配结果达1081个。据多位借款人反映,这些平台APP上通常找不到运营主体,转账及还款通过个人银行账户。一旦填写个人信息,会被强制贷款,逾期则会被暴力催收。
记者注意到,这类APP并不能在苹果或安卓应用商店搜索下载,而是某些平台以“低息”等方式导流推荐,并通过特定链接的方式才能下载。并且借贷App的关系网并不止一层。“至少下载三个软件,才能看到真正的借款产品。”有借款人抱怨。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表示,上述放贷行为存在诸多风险,一是放贷主体不明确,应由持牌金融机构提供资金,但这些网贷平台的放款皆为“个人”;二是信息“防火墙”未建立,导流规范性存在缺失,用户有隐私信息遭泄露的风险;三是高息侵害用户权益。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则表示,这类贷款从利率高、期限短,甚至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强制放贷,已经具有明显的违规性质。根据《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放款方为个人,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此类个人放贷或涉嫌以非法经营罪定罪的风险。
如何才能根治防范?
那么,用户如何防“被收割”?针对“高炮平台”,又该如何根治防范?于百程表示,对于借款人来说,申请贷款要选择正规渠道,目前监管方要求贷款产品需要明示利率,借款人要仔细阅读产品信息和利率等条款,对于个人身份等敏感信息谨慎输入。
“从根源上来说,还是市场有很大潜在消费需求,这就给了非法网贷平台生存的土壤。”一位小贷领域资深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应该引导良币驱逐劣币,监管要健全广覆盖、有差异的服务金融体系,持牌机构应适当地调整信贷产品,分类、分层满足不同普惠金融的需求。
苏筱芮表示,针对此类非法行为,事前需要加大审核机制,尤其是手机应用市场等渠道规范,事中需要加大对此类平台的动态监测,设立举报制度以及时收集与处理,事后则要加大对非法金融活动的打击力度,通过树立一批典型大案、要案等以震慑市场。
最近更新
- 当前资讯!高炮平台再现?强制放款暴力催收 “借”2085元限四天内还4000元2022-06-23
- 观热点:用户发布不实消息侵权 脉脉未及时删帖被判负连带责任2022-06-23
- 热点聚焦: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暨智能科技赋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峰会即将举办2022-06-23
- 时讯:新一批复兴号智能动车组下线 在16个方面增设智能配置2022-06-22
- 观速讯丨遥感技术描绘全球首幅浮油分布图2022-06-22
- 短讯!成本剧降 智能手机附件能测试中耳功能2022-06-22
- 新消息丨大脑发育关键基因之谜解开2022-06-22
- 今日聚焦!机器学习新算法: 一次脑扫描就能诊断阿尔茨海默病2022-06-22
- 资讯:万里马:再获品牌抖音推广授权 加速“出圈”发力新零售2022-06-22
- 播报:平台经济可助力普惠金融2022-06-22
- 观焦点:保险业加快数字化转型2022-06-22
- 每日快看:中新天津生态城:数字化监管为燃气安全加把“锁”2022-06-22
- 速讯:成本剧降 智能手机附件能测试中耳功能2022-06-22
- 新资讯:一些电商平台“超长预售”让消费者花钱受气2022-06-22
- 每日快报!万物新生(爱回收)推出企业数据清除解决方案“爱清除”2022-06-22
- 快资讯:五部门发布指导意见 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2022-06-22
- 实时:上海2025年元宇宙产业规模将突破3500亿元2022-06-22
- 即时看!发挥数字技术优势 浪潮科技降碳成效显著2022-06-22
- 快消息!5G网络加速发展 全球5G用户年内突破十亿大关2022-06-22
- 颜值和实力兼备!华为畅享50迪信通火热售卖中2022-06-21
- 今日播报!是什么让血管生长?两种蛋白质起关键作用2022-06-21
- 当前热议!全球5G用户年内突破十亿大关2022-06-21
- 每日快播:京武段高铁运营时速达350公里2022-06-21
- 焦点快报!俄制定“北极”抗冰平台科考计划2022-06-21
- 每日消息!研究发现:秦汉以来人类活动 导致我国东部植物多样性降低2022-06-21
- 每日速递:Moloco李子瞻谈“应用出海”:机器学习赋能数字营销2022-06-21
- 今日热讯:多国科学家合作 黑洞X射线双星研究获新进展2022-06-21
- 今日聚焦!外媒:科学家们正在构建终极银河地图2022-06-21
- 每日热门:心脏“肥胖”竟会遗传给女儿,微创手段为心脏“减肥”2022-06-21
- 每日看点!外媒:Meta推出虚拟服装店,并将登陆VR平台2022-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