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券不能成“忽悠券”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98元三人餐让你吃到饱”“9.9元全国门店通用”“原价179元的三人餐现在只要79元”……在短视频平台上,类似团购套餐总能吸引大量用户下单,但在消费过程中,一些商家不认可在短视频平台上购买的团购套餐,有的商家提供的服务与宣传严重不符。(见6月11日《法治日报》)
宣传的挺好,实际却是坑。从法律角度看,商家在短视频平台推出团购套餐券,并就套餐的内容和优惠方式进行宣传,即相当于向消费者发出了要约,而消费者购买团购套餐券,相当于对商家的要约进行了承诺,双方之间的合同就成立了,商家就应该按照在短视频平台上的宣传履行相关义务。
广告应当真实、合法;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这是商家应该遵守的法律底线。同时,商家在短视频平台销售团购券,其性质属于格式合同,应遵守有关格式合同的相关规定。根据《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如果商家在团购券销售活动中未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团购券的适用店铺范围、真实餐品数量和质量、履行期限和方式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又在事后的实际消费场景中用单方解释限制或改变团购券的兑现方式,排除或限制消费者的权利,减轻或免除经营者责任,那么很大程度上会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而且可能构成霸王条款,消费者可以主张商家事后解释的内容无效。
进而言之,商家在短视频平台宣传的团购餐套券与实际销售内容不符或不能兑现,应当被视作夸大、虚假宣传,同时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当前,刷短视频已经成为不少人的习惯,相关平台和商家更是获得无数关注、赚得盆满钵满。在短视频带货成为一种潮流的当下,团购券问题或许只是冰山一角。对此,短视频平台应该承担一定的管理责任,对商家发布的团购券、优惠券等信息应加强审查,完善消费者评价体系;监管部门也应以问题为导向,依法查处相关行为,倒逼商家诚信、守法营销。当然,消费者遇到虚假误导,也要积极投诉、举报。
最近更新
- 今日观点!团购券不能成“忽悠券”2022-06-15
- 动态:中国Kindle电子书店停运遭质疑 消费者怎么办?2022-06-15
- 当前看点!前5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5.11万亿元2022-06-15
- 热门:家电搅局者?集成化家庭服务机器人来了2022-06-15
- 今头条!杭州上城区联合工商银行、微信支付发放2万个数字人民币红包2022-06-15
- 今日报丨2021增速超200%!瑞数信息居中国WAF软件市场份额Top52022-06-15
- 全年抄底价!迪信通618手机数码大促全面开启!2022-06-14
- 信息:抗肺癌新药不破坏健康细胞2022-06-14
- 今日热议:哈勃望远镜首次探测到自由漂浮黑洞 质量或为太阳的7.1倍2022-06-14
- 最新:新测绘技术让法国海岸线“增加”3000公里2022-06-14
- 每日热议!细菌“亲密行为”或解释抗生素耐药性成因2022-06-14
- 当前热点-848.92公斤!陕西小麦平均亩产纪录再刷新2022-06-14
- 【热闻】巨人网络吴萌离职曾言百亿研发打水漂 近5年业绩“开倒车”员工锐减64%2022-06-14
- 每日动态!中航电子“A吃A”489亿吸并中航机电 专业化整合问鼎世界一流航空机载龙头2022-06-14
- 快消息!中国天眼“看到”持续活跃快速射电暴2022-06-14
- 播报:制造一个虫洞,或许需要这两座“桥”2022-06-14
- 当前热讯:生命起源的线索藏在这颗小行星上?2022-06-14
- 快看点丨实时生成海量数字盲文,AI帮视障人士无障碍阅读2022-06-14
- 每日热讯!解决AI“高分低能” 需要升级的是考核机制2022-06-14
- 每日消息!数字藏品受热捧,是“风口”还是“割韭菜”?2022-06-14
- 今日热门!用高科技链接农牧业 沂蒙老区乡村振兴路上展新颜2022-06-14
- BOE(京东方)携手京东全面开启“双京赋能计划” 三大层面合作助力产业创新高价值增长2022-06-13
- 报道:不是白纸黑字,原来超市的价签竟是电子屏2022-06-13
- 今日观点!研究人员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心脏功能部件2022-06-13
- 焦点日报:超市里还有这些“黑科技”2022-06-13
- 视点!性能再破世界纪录 华中科大图计算机登顶全球榜单2022-06-13
- 聚焦:助力量子计算技术进一步发展2022-06-13
- 速递!我国启动首个铬矿石国际标准修订项目2022-06-13
- 要闻速递:数字人民币智慧学生证项目在三亚落地2022-06-13
- 今日聚焦!销售额3天增加1777万,双语直播带货爆火,俞敏洪转型成了?202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