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我国首套国产化深水水下采油树在海南莺歌海海域完成海底安装,该设备是中国海油牵头实施的水下油气生产系统工程化示范项目的重要部分,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开发关键技术装备研制迈出关键一步。此次中国海油实施的500米级水下油气生产系统工程化示范应用项目,标志着我国具备了成套装备的设计建造和应用能力。
水下生产系统是开发深水油气田的关键装备,包括水下井口、水下采油树、水下控制系统、水下管汇等设备。长期以来,全球仅有5家欧美公司掌握水下生产系统的集成制造技术,导致该设备采办周期长、价格高、维保难。2018年,中国海油主动作为,大胆提出需要采用自主研发500米级水下装备开发深水油气,加快推动深水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500米水深的水压相当于约50倍的大气压力,面对海底低温和复杂地貌等错综复杂的环境、20年免维护的苛刻条件,水下设备的密封强度、材料的承压能力、工艺质量等面临严峻的技术挑战,没有试错的机会,任何疏忽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
即便如此,负责500米级水下油气生产系统工程化示范应用项目开发设计方案的中海油研究总院院长米立军认为,水下生产系统是中国走向深海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已经积累了十余年的水下设计经验,用自主技术开发南海深水油气,是海油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要实现水下装备自主化,就必须先实现水下设计技术的自主能力。然而,自主开展水下生产系统设计谈何容易,一是国内水下技术团队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具有深水工程经验的人才屈指可数;二是国内水下装备技术成熟度普遍较低,尚未形成完整的水下生产系统装备产业链;三是缺少系统性的技术体系。为了从源头把控自主设计水下生产系统的可靠性,中海油研究总院在设计源头全面摸排、充分识别了水下生产系统方案风险。但是,国际上通用的分析方案是基于成熟零部件的水下生产系统,而本项目研制的水下设备普遍采用国内的零部件。如何把控首台套产品应用风险,依靠原有常规技术手段非常有限。
为保障此次示范工程顺利实施和运行,研究团队在充分消化吸收国际上水下产品标准和技术管理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开发了一套基于自主研发水下生产系统的技术成熟度评价体系,对每个设备的几百件关键零部件进行“庖丁解牛”般的逐项分析,最终评估合格后才能进行应用,以确保产品的高可靠性,从源头上把控首台套产品的实施风险。
要顺利应用自主研发的水下装备,除了按照国际上最严苛的产品标准进行研制和测试外,必须得到权威第三方机构的全程见证和准入认可。因此,照搬国外水下装备技术肯定是行不通的,必须依靠自主攻关来获得国际准入认可。
在水下控制系统的研发过程中,中海油研究总院完成了总体方案设计,实现了六大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为产品研制奠定了基础。通过三年多的技术攻关,中国海油牵头联合国内中船集团等16家单位已具备了水下“四大金刚”的自主研发能力。以本项目研制的水下采油树为例,包括各类阀组、控制模块等零部件数量多达2591件,自主研发率高达90%以上。
在水下井口历时18个月的研发过程中,实现了三大高性能技术革新,开展81项工厂测试和28项陆地水环境扩展测试,充分验证了可靠性和功能性,并顺利取得了国内和国外船级社的双证认可。
目前,我国首个500米级全水下生产系统已经顺利完成海试和集成测试,即将进入海上安装阶段,预计2022年底前实现示范运行。
中国海油首席科学家、科研攻关项目项目长谢玉洪表示,只有突破深水水下生产系统的研制,才能把打开深海油气勘探开发的钥匙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未来,中国海油将持续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用具有自主产权的装备开发海洋油气资源,努力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更多更大贡献。
最近更新
- 我国深水油气开发关键技术装备研制获重要突破2022-05-14
- 过半新冠肺炎住院患者感染两年后仍存在长期症状2022-05-14
- 祝融号发现火星近期水活动的“蛛丝马迹”2022-05-14
- BOE(京东方)首席技术官徐晓光博士在2022 SID发表主旨演讲 共创“屏之物联”新时代2022-05-13
- BOE(京东方)86英寸主动式玻璃基Mini LED产品斩获国际显示周DIA大奖2022-05-13
- EPOS全新推出会议室摄像头EXPAND Vision 1网络摄像头,为混合办公高效助力2022-05-13
- BOE(京东方)总裁高文宝博士致辞SID 60周年 三大创新理念引领产业可持续发展2022-05-12
- 2022“星辰杯”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能力展示公益活动开启2022-05-11
- BOE(京东方)强势亮相国际显示周 六大领域尖端科技全面引领行业风向标2022-05-11
- 财税管家实现财税数字化,高灯科技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2022-05-11
- BOE(京东方)亮相2022国际视听及系统集成展览会 尽展智慧物联创新实力2022-05-10
- 基因测序计划知多少2022-05-10
- 俄技术集团计划开发“袖珍”无人机2022-05-10
- 俄开发用于空投物资的“智能降落伞”2022-05-10
- 去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4853亿千瓦时2022-05-10
- 江苏宜兴:粮食生产走向智能化高品质2022-05-10
- BOE(京东方)独供中兴Axon40 Ultra 引领真全面屏新时代2022-05-09
- 北京数字经济发展有了立法保障 多种方式向社会开放公共数据2022-05-09
- 306所气凝胶亮相纪录片《下一站,火星》2022-05-09
- “十四五”将培养培训高技能人才超10万2022-05-09
- 挖掘更多“游在近处”新IP2022-05-09
- 自调节无限可编程人造纤毛问世2022-05-09
- 南极冰层下首次探测到大型地下水系统2022-05-09
- 四部门发文: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2022-05-09
- 借助AI 人类能听懂动物的“喜怒哀乐”?2022-05-09
- 网购能“砍价”,有时是“套路”2022-05-09
- “升级版”预防新冠中药方来啦2022-05-09
- 春夏之交 当心蚕豆病2022-05-09
- 预防新冠的绝招 对付“不明肝炎”也好使2022-05-09
- 左耳进右耳出 我们的双耳真的相通吗?2022-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