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4月19日报道,美国行星科学家编写了一份内容详细的报告,阐述了人类目前对太阳系的了解情况以及下一个十年的探索重点。他们建议从两大新任务入手:在本世纪30年代初发射天王星探测器,在30年代末或40年代初让前往土卫二(土星的卫星之一)的航天器升空。
4月19日发布的这份报告规划了2022年到2032年的目标,这一报告是在美国各地行星科学家提交的527份白皮书以及97名专家近两年讨论的基础上生成的。
报告列出的最优先事项是完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火星样本取回”任务。“毅力”号火星探测器已经启动了这一计划。该探测器在探索火星表面的过程中一直在收集样本,之后它会将样本交给计划在2028年抵达火星的航天器以让样本最终返回地球,后由科学家展开分析。
报告说,即便这项任务耗费的资金大大超出预算,“NASA也应该与政府及国会协调,确保预算得到增加,从而让这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取得成功”。
报告还建议开展两项新的重大太空飞行任务。首先是发射天王星轨道飞行器和探测器,理想的发射时间是在2031年或2032年。人类上一次、也是唯一造访天王星之旅,是“旅行者二号”探测器1986年飞越天王星的时刻,而天王星的内部运行机制目前依然是个谜。
轨道飞行器会围绕天王星飞行数年时间,探测器则将进入天王星大气层,测量大气成分、温度及循环情况。报告的主要编撰者之一、美国科罗拉多州西南研究院的罗宾·卡纳普说:“这将是有史以来首次针对冰巨星开展的太空飞行任务,鉴于我们认为冰巨星可能是宇宙中最常见的行星类型,这次任务尤为重要。”
报告建议的第二项重要任务是打造一个集轨道飞行器与着陆器于一身的土卫二探测器。它将围绕这个冰冷的卫星运行一年半时间,收集土卫二表面以下的海洋喷发出的羽状喷流的样本,然后在土卫二表面着陆,收集更多样本,并进行分析,寻找生命迹象。
报告还建议开展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太空飞行任务,如发射月球车从月球南极采集样本,并让宇航员将样本带回地球。
这份调研报告还列举了实现报告中所建议任务的两条可行路径:被称为“志向远大、鼓舞人心”的“推荐计划”,以及认为未来十年资助行星科学的经费规模将大致保持不变的“水平计划”。接下来的事情就要由NASA、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国会来决定了。
最近更新
- 美科学家提出行星探索十年规划2022-04-25
- 英媒解析:火烈鸟为什么是粉红色的?2022-04-25
- 中教云承担“国培计划” 赋能教培改革创新2022-04-25
- “以大带小”加快企业数字化2022-04-25
- 大数据“杀熟”把隐性的价格歧视显性化2022-04-25
- 直播健身能否迎来新风口?2022-04-25
- 视频平台,提价更要提质2022-04-25
- 全球首个月壤数字藏品发布 由百度超级链提供技术支持2022-04-24
- “疫情区域导航规避”为出行保驾护航2022-04-24
- 聊天记录删不删?2022-04-24
- 网商银行暂停支付宝提现 支付业务便捷性不受影响2022-04-24
- 三六零2021年营收108.86亿元 政企安全业务增长迅猛2022-04-24
- 超九成受访广东居民使用电子阅读2022-04-24
- 兼顾安全与应用 2021年中国隐私计算市场规模4.9亿元2022-04-24
- 走进“草根”游戏主播:如果能重来 会重新回到学校2022-04-24
- 河南立法促进数字经济发展2022-04-24
- 人类发现的首个星际流星终被证实2022-04-24
- 搁浅抹香鲸回归大海,专家解读施救过程中的经典操作2022-04-24
- 顶夸克迄今最精确质量测得,有助科学家在最小尺度上理解宇宙2022-04-24
- 问道碳中和,博鳌论坛代表热议绿色可持续发展2022-04-24
- SpaceX星链拿到首单飞机Wi-Fi服务,年内启动2022-04-24
- 日本月球探索公司达成商业探月险协议,拟今年发射月球着陆器2022-04-24
- 我国自主研发卫星激光测高产品发布2022-04-24
- 欧美报告近百例幼儿不明原因肝炎并出现重症病例,世卫组织答疑2022-04-24
- 突破水稻产量瓶颈 “鱼和熊掌”都可得2022-04-24
- 机智号火星直升机首飞一周年:累计飞行26次,距离超6千米2022-04-24
- 基因测序下一站:描绘所有人种遗传多样性,“人类泛基因组项目”将极大促进疾病防治2022-04-24
- 中科大首次实现对太阳与深空冷热能量的连续捕获和利用2022-04-24
- 美国CDC:未接种新冠疫苗儿童感染后住院率约为接种者两倍2022-04-24
- 我国自主研发卫星激光测高产品发布2022-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