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际科学家联盟在20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十多家研究机构正在合作开展“人类泛基因组项目”,该项目旨在创建一个囊括全球各人种遗传多样性的参考基因组。研究人员表示,“这是人类遗传学的未来”,有望应用于疾病预防与治疗等多领域。
这项工作由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和国立卫生研究院联合资助。论文合著者、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基因组科学教授艾文·艾希勒说:“我们的目标是收集、组织和访问人类存在的所有遗传变异,包括大的、小的、常见的和罕见的变异。”
研究人员解释称,人类基因组由31亿个DNA分子组成,从总体上来看,人类的基因组非常相似,但基因组DNA序列的微小差异在决定每个个体的独特性(包括罹患某些疾病的风险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参考基因组能通过绘制基因和基因组其他元素的位置来帮助描述这些差异。此外,科学家们也可以利用参考基因组识别新基因、已知基因的变体和其他功能组成成分。
今年早些时候,包括艾希勒在内的多名科学家宣布,经过长达20年的努力,他们创建了一个代表人类基因组完整图谱的参考基因组。但这个参考基因组由大约20个人的DNA序列合成,而且其中大部分序列来自单个个体,因此并不能反映世界人口的多样性。事实上,现有对人类基因组开展的大多数研究都基于拥有欧洲血统个体的样本。
“人类泛基因组项目”则试图通过创建代表来自世界各地数百人的完整参考基因组来解决这一问题。该项目的早期目标是,在未来5年内,利用来自不同人群的350个个体的基因组信息创建出参考基因组,最终对数千个基因组进行测序,以尽可能多地获取人类的遗传多样性。为此,研究团队将使用“长读”测序方法,端到端无误地绘制整个基因组。长期目标是,有朝一日,任何人都能前往医院,对自己的DNA进行测序。然后,医生可将患者的测序结果与参考泛基因组进行比较,以确定患者的基因类型,从而提供有关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其他疾病的遗传风险的信息。
不过,艾希勒警告说,这类检测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用于疾病治疗等领域,“我们才刚刚开始,但我们真的相信这是人类遗传学的未来”。
最近更新
- 基因测序下一站:描绘所有人种遗传多样性,“人类泛基因组项目”将极大促进疾病防治2022-04-24
- 中科大首次实现对太阳与深空冷热能量的连续捕获和利用2022-04-24
- 美国CDC:未接种新冠疫苗儿童感染后住院率约为接种者两倍2022-04-24
- 我国自主研发卫星激光测高产品发布2022-04-23
- 院士专家云端热议“东数西算”2022-04-23
- 甘肃发布“强科技”系列举措 冀提升综合科技创新水平2022-04-23
- 百度地图大数据:新能源车主偏爱“周五充电” ,节假日充电频次提升三成2022-04-23
- 新能源充电行业首个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建设标准发布2022-04-23
- 智能制造助力江苏台资企业高效复工2022-04-23
- 到“天宫”后厨 看民企创新2022-04-22
- 中国系统刘国栋:数据要素工程落地 赋能数字经济发展2022-04-22
-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成功接收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数据2022-04-22
- 3个青稞品种获国家登记 西藏以科技促农牧业提质增效2022-04-22
- 数字科技赋能国货崛起2022-04-22
- 化石研究揭示翼龙为何身披“五彩霞衣”2022-04-22
- 把造纸废料“扔”到海里吸油去2022-04-22
- 第三代太阳能电池效率显著提升2022-04-22
- 新皮肤贴片变身可穿戴多合一健康监视器2022-04-22
- 新材料加持 规模储能首选技术成本更低2022-04-22
- 做张有“横梁”有“立柱”的膜 高效分离水中抗生素2022-04-22
- 金融科技:新模式新业态踏浪而来2022-04-22
- 中国实际应用“人造太阳”不是梦2022-04-22
- “更准确”癌症检测法问世2022-04-22
- 木卫二可能有水生生物2022-04-22
- 国产智能卡车加速驶来2022-04-22
- “神十三”的护航椅由民企造2022-04-22
- 厦门科技谷:打造城市交通“聪明大脑”2022-04-22
- 未成年人刷屏上瘾成问题2022-04-22
- 中国科技创业数字地图2.0版本升级2022-04-22
- 莫德纳称新疫苗可产生更强免疫力2022-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