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储能技术研究部李先锋研究员团队在高性能、低成本碱性体系液流电池用膜材料规模化制备及应用方面取得新进展,通过连续卷对卷式制膜工艺,实现了非氟阳离子传导膜的大面积制备,以及其在碱性体系液流电池储能技术中的应用。
储能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具有安全、可靠、寿命长、效率高等优势,是规模储能的首选技术。因此,降低成本特别是降低液流电池关键材料——离子传导膜材料的成本,对于推动液流电池的实用化进程尤为重要。
目前,碱性体系液流电池用离子传导膜的研究十分有限,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由于其优异的稳定性,成为目前液流电池乃至碱性体系液流电池的首选膜材料。然而,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存在生产工艺复杂、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对环境与人类健康危害较大、价格昂贵,以及在碱性体系下因离子传导率低导致电池效率低等问题。
“开发低成本、结构可控、制备工艺简单的非氟类阴离子交换膜有望解决这些问题,但在碱性体系下,传统非氟类阴离子交换膜——季胺型阴离子传导膜上的季胺基团会发生霍夫曼消除和亲核取代反应,使得该类膜稳定性较差。”研发人员介绍。
基于对碱性体系离子传导膜结构设计,以及对离子传输机理的深刻认识,研究团队通过亲电取代反应,合成制备出公斤级的磺化聚醚醚酮高分子聚合物树脂,再利用连续卷对卷式制膜工艺,大面积批量制备出非氟阳离子交换膜材料,并实现了其在碱性体系液流电池中的应用。
研究发现,该膜材料的刚性骨架结构及其电荷特性使其具有优异的耐碱稳定性和电导率。该研究有望提高新一代液流电池性能,加速其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应用,并对降低新一代液流电池储能技术成本、推进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实用化进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最近更新
- 新材料加持 规模储能首选技术成本更低2022-04-22
- 做张有“横梁”有“立柱”的膜 高效分离水中抗生素2022-04-22
- 金融科技:新模式新业态踏浪而来2022-04-22
- 中国实际应用“人造太阳”不是梦2022-04-22
- “更准确”癌症检测法问世2022-04-22
- 木卫二可能有水生生物2022-04-22
- 国产智能卡车加速驶来2022-04-22
- “神十三”的护航椅由民企造2022-04-22
- 厦门科技谷:打造城市交通“聪明大脑”2022-04-22
- 未成年人刷屏上瘾成问题2022-04-22
- 中国科技创业数字地图2.0版本升级2022-04-22
- 莫德纳称新疫苗可产生更强免疫力2022-04-22
- 我研究人员发现两个兰花新物种2022-04-22
- 宁德时代:拟投资130亿元建动力电池系统及储能系统生产线2022-04-22
- 张文宏:病死率是评价各国能否走出疫情的重要指标2022-04-22
- 你想吃什么?肠道微生物来定2022-04-22
- 三部门: 严厉打击涉寄递电信诈骗等行为 对侵害用户信息安全行为“零容忍”2022-04-22
- 影像、屏幕等全面升级,荣耀Magic4 Pro迪信通火爆开售2022-04-22
- 韩国30家半导体企业成立碳化硅产业联盟2022-04-22
- 中国再次成为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2022-04-22
- 第一季度我国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3%2022-04-22
- 百度王海峰博鳌解读云智一体:云是跑AI的云,AI是懂场景的AI2022-04-22
- 直播间购物维权 确定侵权主体是关键2022-04-22
- “全球第一大癌”如何防?这些人要警惕了!2022-04-22
- 地球生命的诞生或早于预期2022-04-22
- 舰载机这样着舰2022-04-22
- 中国牵头制定!首个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国际标准发布2022-04-22
- 火星探测车拍摄到迄今为止火星上最清晰的日食画面2022-04-22
- 三大运营商一季度日均赚超3亿元 5G套餐推动业绩上行2022-04-22
- 问道碳中和,博鳌论坛代表热议绿色可持续发展2022-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