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十分严重,我国疫情仍在高位运行,波及影响范围依然很大。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已超5亿例。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躺平”没有出路,“动态清零”才是最佳方案。
应该说,随着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比例越来越高,人群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不断提高,感染者的临床严重性按照每百名发病人数的比例统计,确实有所下降。但也要看到,奥密克戎变异株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隐匿性高等特点,更容易造成大范围的传播,疫情造成的社会危害与影响,并没有因此而减轻。比如,有的国家2月底宣布实施“与新冠共存”计划,在法律意义上解除所有新冠限制措施,停止对大多数公众的免费检测服务,检测实验室陆续关闭,但随之而来的是,疫情持续恶化,累计确诊病例不断攀升,公共卫生和社会稳定承压更大。也正因此,世界卫生组织表示,新冠大流行仍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建议各国随时做好应对准备。
还应该看到,虽然奥密克戎变异株本身的致病性不及其他毒株强,但其绝非“大号流感”,危害性比流感大很多,总体病死率也比流感要高,特别是老年人群,病死率比普通流感高出几十倍,80岁以上老年人甚至高出近百倍。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如果放弃动态清零、放任病毒流行,势必最终将形成规模性反弹,进而引发恐慌,造成医疗资源挤兑,也势必严重威胁有基础疾病、未接种疫苗的高龄老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毋庸置疑,奥密克戎变异株大大增加了疫情防控的难度,但若就此选择“躺平”,是对科学的不尊重,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也会让我国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付之东流。
事实上,一些国家选择放开防控,“与新冠共存”,是因为在疫情防控上不是不想防控,而是无法防控也没有能力防控。这些国家经过多种尝试后,找不到一种理想的控制新冠疫情策略,干脆“躺平”,恰恰是由于前期未能及时有效控制疫情,已经失去了动态清零的机会,这其实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但即便付出了大量生命的代价,这些国家也远不能说结束疫情,一旦感染和死亡人数大幅上升,往往又会收紧防控策略。德国联邦卫生部长便表示,此前宣布从下月开始允许新冠感染者自愿进行隔离的措施是“错误的”,德国又将继续沿用新冠感染者强制隔离政策。相比较而言,我国本土疫情状况总体上完全可以做到也能够实现动态清零。
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定能胜利。经过45天的艰苦鏖战,吉林省各市州均实现了疫情防控社会面清零目标;随着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管理的实施,上海市一些商超等民生类商业网点开始恢复运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全国治愈出院的本土病例和解除医学观察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数量不断增加……近期,随着各地疫情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正在发挥作用。这既充分印证了动态清零的科学性、有效性,也充分印证了我们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动态清零。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咬紧牙关、顽强奋战,抓细抓实疫情防控各项举措,我们就一定能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最近更新
- “躺平”没有出路,“动态清零”才是最佳方案2022-04-21
- 苹果为消费者更换新手机,但依旧“不解释”!2022-04-21
- 贵州: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22-04-21
- 首个可协同工作分子机器人开发完成2022-04-21
- 动辄上万字、大条款套子条款 App用户协议能划划重点吗2022-04-21
- 企业推扫码抽红包促销 犯罪分子黑进软件后台“偷奖”2022-04-21
- 五部门印发《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2022-04-20
- BOE(京东方)与北京建院签订战略合作 创新科技赋能智慧建筑新生态2022-04-20
- 伊对、我爱我家等37款APP存在问题被工信部通报2022-04-20
- 线上课程渐趋成熟 部分学生付费刷课2022-04-20
- 百度发布车路协同开放平台“开路”2022-04-20
- 领先国外一至二代,国货智能锁代表德施曼新品发布会将为生活带来怎样超前的变化?2022-04-20
- 阿里妈妈m awards:见证2022经营力2022-04-20
- 我国5G网络覆盖范围持续扩展 一季度新建5G基站13.4万个2022-04-20
- 天威诚信加入全球SaaS联盟,电子认证深度赋能全行业数字化转型2022-04-20
- 工信部: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2022-04-20
- 多家筹款平台开始收取服务费 规范互联网筹款,必须的!2022-04-20
- 知网“搬运”知识两头赚 如此吃相该有个说法了2022-04-20
- 向昆虫要蛋白,这样的绿色食品你吃过吗?2022-04-20
- 每个人都有癌细胞? 院士说对,但不必过分担心2022-04-20
- 变“废”为“宝” 解码中国空间站的“生命源泉”2022-04-20
- 认知能力为智慧城市发展的“下一站”2022-04-20
- 回溯“太空出差”183天精彩瞬间2022-04-20
- 加强网信创新力度 支撑数字经济发展2022-04-20
- 知网知否?作者授权应当有2022-04-20
- 有人欢喜有人愁 30家“果链”上市公司2021年业绩两极分化2022-04-20
- 干部直播带货应进一步规范2022-04-20
- 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大关2022-04-19
- 氮化镓充电器何时能成主角2022-04-19
- 5G演进第一阶段完成 有哪些体验提升2022-04-19